Cronon, William(1983) Change in the land: Indians, Colonists, and the Ecology
of New England. New York: Hill and Wang.
【第一章】The View of Walden
這本書超級老,比小弟我還老一歲,它不是環境史的開山之作(書裡面提到,有名的
Crosby的書比這本還早),但據說是環境史最早一本經典之作。台大圖書館的版本是1992
年,15刷....orz。
廢話少說,進入這本書要說的內容吧!一開始,Cronon引用Thoreau的說法,指出新英
格蘭地區的生態變遷,Thoreau(就是《湖濱散記》的那個梭羅)用一種緬懷的語氣,說他
所處的地方生態環境已經大不如他先祖來到的那時候(當時是1855年)。Cronon引用Thoreau
的講法,一方面要帶出這本書的研究主題--新英格蘭地區的「生態」變遷,另一方面,
則是要指出他自己的基本立場--反對目的論式的理解生態,生態系統就跟人類社會一樣
是歷史地與動態變遷地。(再一次想到,這是26-7年前的"古書"就已經提出的論點)
在第10頁,Cronon從這本書的研究目的開始談起,他說,當我們想要研究「人類如何
改變生態」時,會面對一個問題,即,研究者如何界定「無人」時的生態變遷?同時,這
個問題牽涉到你如何界定一個生態「群集」(community)的概念?(此處Cronon似乎跳躍的
有點快,我試圖參照後文來加以理解。Cronon的意思,也許是說,當我們選定一個研究對
象,即某個「生態的」範疇〔姑且這樣說〕後,我們要怎麼判定這個範疇在「無人」的狀
態下會進行怎樣的變遷?)
Cronon指出,一種看法是「演替」(succession)的概念,它內涵了一種生態群集將會
達到某種「穩定」或「高峰」狀態的假設,然而,人類活動往往阻礙或干擾了向穩定或高
峰前進的過程。(p. 10)
顯而易見地,這是一種目的論的觀點,亦即,預設了生態群集【或生態系?我不懂為
何要用community這個字...= =+】必定會趨向穩定,然而這種看法是非歷史的,任何違背
這個走向的歷史事件或演變,都被視為反常。
由於以上的缺點,(Cronon說)生態學很早就放棄了這種想像方式,而改用生態系的
概念,個別的生物體它的活動不再以趨向「演替高峰」(climax)為目標來前進,反之,它
著重於解釋群集中的生物與環境之間的互動關係和結果。拋棄掉目的論的觀點後,變遷才
能被納入「正常」(norm)的討論中,而不被視為異類,歷史地分析也才有可為。
但是承認生態系統是歷史地變遷這件事情,並沒有解決我們如何評估人類對生態的影
響和作用這個難題。在這個問題上,Cronon指出一般論點中的「黃金年代(golden age)」
的迷思。這個迷思,預設了如果沒有人類存在,那麼自然環境將會維持某種「處女」、「
野性」的狀態--注意,這裡即使放入動態變遷的觀點,還是認為如果沒有人類存在,自
然將維繫某種(好的)動態平衡(而非演替說中之靜態平衡)。
Golden Age的迷思被發揚光大的某個版本,就是所謂原住民的OX生態智慧,換言之,
黃金年代是可以在某種具有特定人與環境文化的社會中達到的,Cronon指出,很多生態
人類學者,特別喜歡說那種某某「文化」具有很高的生態智慧能夠維持人與自然的平衡
等等的研究。
可惜,這種說法在文化分析上,依舊是目的論的,因為特定文化中的社會制度或儀式
能夠穩定生態系的看法,還是將人類活動推向功能主義的分析(這個儀式或行動,在穩定
生態系統上,具有什麼功能?),同時,它所寫出來的歷史,也是目的論的,生態最終還
是趨向某種高峰或穩定狀態。
Cronon在這邊(13-14頁)提到兩個層次的問題,他並沒有清楚的離析出來,第一個問
題是目的論和功能主義分析歷史是否恰當的問題。第二個問題,是經驗資料的問題。就
後者而言,Cronon引用許多研究指出北美原住民--印地安人--也搞了很多縱火焚林、
大規模伐木等等根本不是「穩定」生態的活動,但我認為,這個案例只是否定了「所有
原住民族群都有尋求人與自然平衡、使自然趨於穩定的文化元素」的看法。但是,它還
是沒有否定,這些乍看之下是破壞自然平衡的社會行動,邏輯上是違逆通往平衡穩定的
「趨勢」或「目的」。換言之,更重要的是,做為歷史研究者,如果我們真的找到了這樣
那些通往平衡穩定的案例,是否能夠以某種「趨勢」或「目的」的觀點來看待生態演變,
以及「在達到目的的過程中扮演的功能」來理解那些人類行動?
「趨勢」或「目的」。換言之,更重要的是,做為歷史研究者,如果我們真的找到了這樣
那些通往平衡穩定的案例,是否能夠以某種「趨勢」或「目的」的觀點來看待生態演變,
以及「在達到目的的過程中扮演的功能」來理解那些人類行動?
Cronon沒有給答案,事實上,他反對的僅僅是一種預設「生態終將平衡/穩定」的
預設,這一併反對了目的論和功能主義的分析,但是他所舉的種種反例,其實還是能夠
以目的論或功能主義的觀點來分析之……(突然想到結構功能論與衝突理論)。
不過,總而言之,Cronon反對生態終將平衡穩定的預設做為他的基本立場來開展這
本環境史名著,他還是令人信服的指出,「事情沒那麼簡單啦,原住民不是任何所作所
為都對自然友善的」這種看法,同時進一步能夠將北美原住民與環境的互動,視為一種
特定的人類與自然環境的互動方式,就如同歐洲人與環境的互動,也是一種特定方式,
從而比較能夠冷靜的分析歐洲移民與自然環境互動的方式,與北美原住民如何不同,這
些不同又如何造成不同的環境後果,而不至於過快的落入「高貴野蠻人」跟「野蠻歐洲
人」的對立評價中。
人」的對立評價中。
第一章到此為止,其實或許不難理解Cronon為什麼要大費唇舌解釋他為何反對「生
態平衡」或「原住民生態智慧」的觀點,這跟米國流行的環境主義論述相關,而這種環
境主義論述,又跟米國的「開拓傳奇」相關,在其中,北美一直被視為處女地或無人之
地,印地安人則被視為跟動物差不多的和「自然」融為一體的野蠻人,所以,在那種歐洲
人的開發把美洲「破處」或打破一種封閉蠻荒狀態的開拓故事中,對自然抱持一種穩定且
自我完善的想像,恐怕是美國生態環境論述的主流。再扯遠一點,也許這也是生態女性主
義在美國發端的某種原因吧?(參考Reinventing Eden。by Carolyn Merchan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