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危險心靈》裡面,小傑的爸媽對於怎麼回應小傑被趕出教室上課而爭論不休。傑爸認為事情應該適可而止,和詹老師道歉等等以後想辦法回歸到原本的課堂生活讓小傑穩定下來考高中。傑媽則認為該爭
取公道,不該在外面補習的老師竟然把不肯繼續補習的學生趕出教室,士可忍孰不可忍。這一段的劇情下了一個結論:做父母的都有自己的想法,卻忘記小傑自身是怎麼想的?這讓我很好奇劇情的發展,不過接下來,傑爸一步步的體認到自己的作法對於整個學校反對小傑的聲音沒有幫助、小傑自己則在父母親和好,自己也對學校的排擠和偽善感到不滿的情況下,劇情往抗爭發展。小傑、傑爸和傑媽最後都走上校門口抗爭。
或許是為了讓劇情繼續發展,所以劇情這樣急轉直下的,將身處在命運當中的人和意圖「從旁協助」的人 兩造之間的衝突減低,使得最後仍然可以團結對外。也許導演或編劇也加入了某種寓言,即最後所有人都會發現「真相」,就像劇情裡面赤裸裸的排擠和偽善(這段讓我哭了)。可是這種寓言所寓的道理真的有那麼簡單就出現嗎?其實劇本也可以這樣寫,小傑還是悶不吭聲的轉學、最後還是照傑爸的法子在原本的國中裡面等到畢業、一開始詹老師就沒報復(但這不代表他補習是對的)、或是小傑遭到報復但是卻不知道自己被報復,所以他認為挫折源於別的地方。
當不是最直接的受害者時,時常會冒出一種「該怎麼做」的感覺,這也是戲裡面在尋求反省的,戲裡面為這問題找到了一條出路--小傑自身的認為該反抗。但是事情裡面常有不只一個小傑,事情裡面「最直接的受害者」常常有幾十個、幾百個、幾千個,有人贊同甲、有人贊同乙,如果這些人都真誠的說出她贊成或反對的理由,甚至告訴我們造成這個理由的生命經驗時,我們該如何去面對自己所擬畫的未來和這些生命故事?我們可以去告訴某些人世界上存在著某些真正應該去尋求的真理而另外一些東西不是?還是去告訴他有個無影的操縱者在矇蔽你的意識、在傷害你原本所應該擁有的生活?當這些應當怎樣怎樣的生活成為一件自己也不能許諾給別人說只要爭取就爭取的到時,怎麼辦?
當一些人覺得過去的事情就過去算了,他們自己也不想再去追憶。另一些人卻告訴你應該要討回過去被不當奪走的東西時,有沒有可能讓大家都走上同一邊,或是讓每個人去過他想過的生活,井水不犯河水,可能嗎?
取公道,不該在外面補習的老師竟然把不肯繼續補習的學生趕出教室,士可忍孰不可忍。這一段的劇情下了一個結論:做父母的都有自己的想法,卻忘記小傑自身是怎麼想的?這讓我很好奇劇情的發展,不過接下來,傑爸一步步的體認到自己的作法對於整個學校反對小傑的聲音沒有幫助、小傑自己則在父母親和好,自己也對學校的排擠和偽善感到不滿的情況下,劇情往抗爭發展。小傑、傑爸和傑媽最後都走上校門口抗爭。
或許是為了讓劇情繼續發展,所以劇情這樣急轉直下的,將身處在命運當中的人和意圖「從旁協助」的人 兩造之間的衝突減低,使得最後仍然可以團結對外。也許導演或編劇也加入了某種寓言,即最後所有人都會發現「真相」,就像劇情裡面赤裸裸的排擠和偽善(這段讓我哭了)。可是這種寓言所寓的道理真的有那麼簡單就出現嗎?其實劇本也可以這樣寫,小傑還是悶不吭聲的轉學、最後還是照傑爸的法子在原本的國中裡面等到畢業、一開始詹老師就沒報復(但這不代表他補習是對的)、或是小傑遭到報復但是卻不知道自己被報復,所以他認為挫折源於別的地方。
當不是最直接的受害者時,時常會冒出一種「該怎麼做」的感覺,這也是戲裡面在尋求反省的,戲裡面為這問題找到了一條出路--小傑自身的認為該反抗。但是事情裡面常有不只一個小傑,事情裡面「最直接的受害者」常常有幾十個、幾百個、幾千個,有人贊同甲、有人贊同乙,如果這些人都真誠的說出她贊成或反對的理由,甚至告訴我們造成這個理由的生命經驗時,我們該如何去面對自己所擬畫的未來和這些生命故事?我們可以去告訴某些人世界上存在著某些真正應該去尋求的真理而另外一些東西不是?還是去告訴他有個無影的操縱者在矇蔽你的意識、在傷害你原本所應該擁有的生活?當這些應當怎樣怎樣的生活成為一件自己也不能許諾給別人說只要爭取就爭取的到時,怎麼辦?
當一些人覺得過去的事情就過去算了,他們自己也不想再去追憶。另一些人卻告訴你應該要討回過去被不當奪走的東西時,有沒有可能讓大家都走上同一邊,或是讓每個人去過他想過的生活,井水不犯河水,可能嗎?
1 則留言:
不可能。但是日子仍然要過下去。
這也是我欣賞這部片的地方,到現在仍想一看再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