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31日 星期日

《研究者之心》試閱

最近,深深覺得工作進度這件事情會反映在打牌的人品上。。。今天打了9場三國殺,總計結果1勝8敗,整個兵敗如山倒。。。

阿,算了,不鬼扯了,這個網誌,原本是想學某人在網路上討論文章,並解跟各家高手「討教」、學習的園地,但是當年實在缺乏自信,於是慢慢的也就不想寫了,反正自己也不是什麼話多或是愛寫文章的人,就這樣放著給他慢慢長雜草吧。。。

後來,不幸考上博士班,遇到好學長Kc,組了讀書會,因為Kc不住在台北,於是這個網誌又成為我寫摘要,跟Kc交流的天地,不過Kc好像從來不會在這邊留言說.....,但,雖然這是碩士班的訓練,但是我其實很討厭這個,ㄜ。。。。這種原文密度非常高,幾乎只是「改寫」作者文章的摘要,當然,我並不是說這種摘要方式不好,其實我的啟蒙恩師王志弘老師寫得摘要就是這樣,而他整理文章要點乃至於抓理論系譜的能力在學界可是有口碑的,但。。。就說是我太懶惰或是軟弱吧,自從碩班畢業,離開王老師門下後,就越來越少花時間認真寫這樣的摘要了,其實,一半算合理化自己懶惰行為的說法,就是這樣的文章缺乏「自己的靈魂」,經常陷於文章的微言大義中,然後無法真正的抓到我自己想要關心的方向,即使沒有把文章「讀錯」(這樣的整理是很難把文章讀錯的),但那也不會和自己有興趣、有熱誠的東西連結在一起。

哇,前面才說自己不鬼扯,結果還是扯一大堆。但有時候我真的覺得這種囉哩叭唆的閒扯蛋才是我的說話跟文章風格。。。好吧,也該進入正題了,在荒廢這個BLOG這麼久以後重新又新增一篇文章(下一篇不知道是何年何月),其實是因為一位以前的「同學」(說是同學也真不好意思,只是一起修過一門課而已),群學出版社的編輯晏甄在我當兵當到半菜不老開始甚麼事情找上我之時,突然溫暖的來信,說群學想幫中研院的鄭陸霖老師的BLOG出書,而晏甄發現我會在BLOG上寫一些讀書心得,於是決定找我當新書的試閱人,其實,我剛看到這個邀請時是又爽又不好意思,爽在「哇靠,原來我也可以當試閱人啊!」這種虛榮感(必敬文人是一種喜歡自言自語又怕被批評又希望有觀眾的動物),不好意思在(1)由我來試閱,甚至必然得對一位功成名就的學者做評論,感覺總是「毛毛的」(2)鄭老師寫部落格,晏甄也要我把文章放在部落格,這彷彿是部落格與部落格的對話?總覺得在BLOG品質有一種「XX比雞腿」的自卑感。

--------------以下試圖有重點分隔線--------------

OK,Anyway,我的臉皮還是很厚的,於是我畢竟還是接受了晏甄的邀請,擔任《研究者之心》這本書的試閱人,由於小弟目前正在戍守邊疆,真的能閱讀、思考的時間其實也挺有限的(放假都在玩啦),因此本文內容的品質與深度可能還得請晏甄和群學的各位編輯多多包涵。。。

這第一篇試閱心得,主要是針對本書的第一個部分〈Jerry的學術意見〉中諸篇文章的一些心得,ㄜ。。。或說是感觸吧!

這一個章節的第一篇文章,也就是本書的第一篇文章就放了「學士 vs. 碩士 vs. 博士」這篇文章,做為這篇,也是這本書的第一篇文章,我覺得是挺吸引人的,也許也配合書名鎖定了潛在的消費群--像我一樣的學術預備軍或準備要試試看學術是怎麼一回事的學子們,用國軍的術語就是準備要去新訓或新訓完剛下部隊的小菜鳥、中菜鳥們。。。我不知道這是不是這本書的行銷策略呢?但如果是的話,至少這第一篇文章已經抓住我的目光了,而我想也的確有很多正在學歷銜接階段,對於走學術有點興趣,但又不是很敢肯定的人會對這篇文章有興趣。

除了文章順序的安排外,對內文我也有一些印象深刻或有感觸的段落。首先,鄭老師在第四段將學士比為「知識老饕」的說法,其實勾起我在初入社會學時的一些經驗感受。我念的是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眾所皆知這是一個以左派學院自居的地方,我想,部分源於這樣的理念,加上受制於學生的閱讀能力,我在碩士(雖然不是學士,但這算是我第一段社會學訓練經驗,就先這樣比擬吧)階段其實是相對「偏食」的,當然,這是後面才發現的事情。

其實全部推給社發所當然也不對,「偏食」的原因除了所上的教育方向、教學資源外,自己當時的心態「趕快畢業吧」(因此要對自己的論文方向鎖定閱讀)以及「我不想念『那些又派的東西』」可能是導致自己偏食的更大原因(當然,還有自己的懶散,導致閱讀時間不夠。。。)。雖然這樣講有點矯情,但自己初接觸社會學,也是因為社會運動所致,而我模模糊糊、隱隱約約的感受到圈子中,對於知識的品味其實有一個相對固定(甚至可以說是相對安全--如果要從在運動圈中找認同的角度來談的話)的方向,這對於老饕的培育,好像不是那麼的契合。。。恩,說了這麼多,是覺得這段話有點提神醒腦的功效,不管是對於那些初接觸社會學的學生,或是試圖傳遞社會學相關理念,廣義的教育者們。。。

再者,鄭老師對博士的界定,他說:「我認為適當的判斷標準是,他是不是能夠烹調出具有個人色彩、具有創意的料理。博士應該是大廚,如果在一家餐廳,那就應該能夠創造出微系餐廳風評的『招牌料理』、『推薦料理』。他毫無疑問應該是個生產者,而且是從能夠貢獻到食文化、能夠開發味蕾、視覺新感受的大廚。博士的判斷不在專業規格,而是提出打破規格的契機」(粗體字為筆者所加)

鄭老師這樣的界定,雖然也曾經在其他地方聽到,但每次聽到總有一種又想要期許自己這麼做,但心裡又不是滋味的感覺。要解釋自己這樣的感覺,必須得先解釋我自己--我不是一個念得很好的博士生,或者說,念得頗為跌跌撞撞,也就是這樣才決定投筆從戎先到軍營中躲一躲啦!這裡所說的「好」,建立在兩種外在內化於我的「標準」上,一個是「博士生應該多發表」的壓力,要多發表是吧?那最快的方法,當然是用自己熟悉的套路來寫文章啦,於是,這位廚師,假設他只會炒飯好了,就不斷推出各種炒飯:蝦仁炒飯、肉絲炒飯、蛋炒飯。。。但炒飯終究是炒飯。。。此時自己心裡另外一個「想要貢獻食文化」的聲音雖然存在,但更常見的是懷疑自己自己希望成為大廚的期望,究竟是不是只是《中華一番》看太多了。。。?

阿,晏甄,以及群學的各位編輯老師們,我這邊不是想要讓你們看我(好似一位失敗或適應不良者)的這些情緒垃圾,但就用鄭老師的比喻來說吧,如果一個廚師,每天只是被要求不停的出菜,他要如何「發揮創意」、「打破規格」從而對「食文化」有所貢獻呢?
















沒有留言: